【柳氏医派】柳氏抗癌系列谈(5):柳氏抗癌之“ 以毒攻毒用药式”

复健王  复健王的自留地  2021-04-14 11:06:51

 柳氏抗癌系列谈(5)

   【按】癌症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,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。20世纪60年代柳氏医派创始人柳吉忱公即关注肿瘤的研究,并有《中药治疗食道癌胃癌的观察》及《黄药子酒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研究》等论文。莱阳中心医院1973年扩建的中医科病房,在38张床位中设立了18张肿瘤床位。在先生的指导下,柳少逸、蔡锡英教授亦得以对肿瘤进行一定的研究。癌症病因复杂,机体反应差异很大。其发病规律,除共性外,也有其特殊性,且易复发和转移。初期邪正俱实,可任攻逐;实邪之伤,攻不可缓。中期邪实正虚,攻补兼施,扶正达邪。后期正气衰败,病邪渐缓,亟宜固守元气,匡扶正气。柳氏两代人在治疗肿瘤方面,积极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经验与思维积累,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防治肿瘤之大法,形成了柳氏特有的抗癌用药法式,取得了满意的疗效。本号立“柳氏抗癌系列谈”,分享柳氏医派的抗癌用药经验,以造福社会。柳少逸、蔡锡英老师合著的《柳氏抗癌用药式及常用中药类编》业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也将于近日跟读者见面。

柳少逸/蔡锡英:柳氏治癌之“以毒攻毒用药式”

“毒”的含义很广,凡“物之能害人者皆谓毒”。中医认为,癌肿的形成或气滞血瘀,或痰凝湿聚,或热毒内蕴,或正气亏虚,久之均能瘀积成邪毒、火毒。邪毒与正气相搏而表现出肿瘤病人的各种症候。尽管病情变化错综复杂,邪毒结于人体内都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。因此治疗癌症的方法及药物,大都是以毒攻毒为主。毒陷邪深,非攻不可,常用一些有毒药物,药性峻猛,即所谓“以毒攻毒法”。肿瘤是邪毒瘀结于内,大都表现为阴毒之邪,因此攻毒祛邪散结多用辛温大热阳刚有毒之品,以开结拔毒,我们称之为“以毒攻毒用药式”。

形成癌肿的阴毒之邪,只宜以阴毒之药攻其阴毒之邪。阴毒之药多为气味俱厚者。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:1、动物类:全蝎、蜈蚣、斑蝥、红娘子、守宫、毒蛇、河豚油、蟾蜍、土元、蜣螂、水蛭。2、金石类:雄黄、冰片、脑砂、砒石、轻粉。3、本草类:雷公藤、藤黄、藜芦、常山、毛茛、猫爪草、狼毒、蓖麻、马钱子、巴豆、干漆、洋金花、生南星、生半夏、生附子、急性子、乌头、钩吻、八角莲、独角莲、芫花、大戟、商陆等。

   【注】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/蔡锡英著《柳氏抗癌用药式及常用中药类编》。 

柳少逸(左)蔡锡英(右)夫妇

另柳少逸、蔡锡英教授1993年合著的《人癌之战与三十六计》(济南出版社,铅字,32k)本号尚有少量收藏,有意转让,有意收藏品读者联系本号,每册50元包邮(定价7元)。